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、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。重慶強化“上游意識”、扛起“上游責任”、展現“上游擔當”,實施綠色低碳轉型行動,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,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,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,高標準建設全域“無廢城市”,努力開創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時代。
水泥窯協同處置餐廚垃圾,還能變廢為寶?日前,《重慶日報》記者走進重慶海螺,關注企業如何打造“花園式水泥智能制造工廠”。
只需兩小時,餐廚垃圾變成肥料和燃料
6月10日,位于忠縣工業園區的重慶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(以下簡稱重慶海螺)餐廚垃圾生物降解無害化處置中心,一臺專用車輛將餐廚垃圾緩緩倒入消納池。2小時后,這些餐廚垃圾就變成了油脂和有機肥原料。
這是全國首個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理餐廚垃圾系統。
重慶海螺是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,2008年落戶忠縣。記者在現場看到,餐廚垃圾通過投料儲存、預破碎、有機分選、除砂、油脂提取及好氧發酵等程序,在生物降解后就變成了油脂和有機肥料原料。這些有機肥可用于柑橘、蔬菜等農作物種植和園林綠化;油脂則進入水泥窯作為制造水泥的燃料,從而替代燃煤。據了解,按年處理2萬余噸餐廚垃圾計算,該系統產生的油脂用作水泥窯燃料,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966噸,減少二氧化硫產生量16噸,減少氮氧化物產生量14噸。 “過去,重慶海螺也存在電力損耗高、熱力利用效率低等問題。”忠縣工業園區負責人介紹,近年來,忠縣一方面實施重點行業領域節能降碳行動,引導企業爭創國家級和市級綠色工廠,一方面強化長江經濟帶負面清單管控,大力招引一批綠色低碳優質產業項目。
“餐廚垃圾項目就是我們創建‘無廢城市’的重大基礎性項目?!敝铱h相關負責人說,忠縣城區共有餐飲門店400多家,每天產生餐廚垃圾60余噸,以前處理這些餐廚垃圾主要采取填埋措施,但隨著各地垃圾填埋場告急,以及存在漏液、沼氣安全等風險,這種填埋處理方式已不能適應需要。
為此,忠縣與重慶海螺簽訂協議,總投資5000萬元,實施利用水泥窯資源化處置餐廚垃圾項目。去年2月,餐廚垃圾生物降解無害化處置中心建成投用,有效解決了忠縣及周邊區縣餐廚垃圾處理難題。
同時,重慶海螺不斷推行水泥生產向數字化、綠色化轉型,既治理環境,又降碳改造。
這些年,重慶海螺先后改造三條線SCR煙氣脫硝系統,新建石灰石/石灰-石膏濕法煙氣脫硫系統,對三條生產線窯頭、窯尾進行除塵設備電改袋,建成三條日產45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、六臺年產能640萬噸水泥的水泥磨、兩套純低溫余熱發電系統、一套光伏發電系統,同時還擁有一條年產量200萬噸的骨料生產線,一套日處理200噸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系統、一套日處理60噸餐廚垃圾處理系統。
節能技改、余熱發電、原料替代……重慶海螺系列舉措,大幅降低了水泥生產過程中直接產生的碳排放,每年可節約標煤20978噸,節約用電2790萬度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4542噸。重慶海螺先后榮獲“國家級綠色工廠”“國家級綠色礦山”“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”“環保A級企業”等稱號,成功打造出一座“花園式水泥智能制造工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