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安徽日報》推出“奮力往前趕 安徽有實招”系列報道,《勇擔科技創新“排頭兵”重任》與《讓更多科創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》分別報道海螺集團推進科技創新有關情況。一起來看。


勇擔科技創新“排頭兵”重任
近日,在蕪湖市海螺集團箬帽山礦區,一輛輛大型無人駕駛礦車往來穿梭,有條不紊地裝料、運輸、卸料,一套操作行云流水。
作為全球水泥行業首個露天礦山礦車無人駕駛項目,海螺集團已實現全天候、全時段、全場景礦區無人運輸,切實增強了礦山的本質安全,截至目前,“海螺智礦”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已在安徽、廣東、遼寧、陜西等多個省份投入運行。
科技創新,省屬企業勇當“排頭兵”“主力軍”。海螺集團堅持把科技創新貫穿企業發展的全鏈條,持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。“十四五”以來,海螺集團累計立項實施49個集團重大科技專項和340個年度科技創新項目,攻關研發了全球水泥行業首個露天礦山礦車無人駕駛項目、行業首個“零外購電”“全綠電”水泥工廠、全球首套二氧化碳儲能示范項目等重大創新成果,榮獲中國工業大獎等榮譽。
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。近年來,安徽省國資委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重要位置,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,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,新興產業發展壯大,未來產業前瞻布局,加快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,切實發揮科技創新、產業支撐、安全控制作用,為打造“三地一區”貢獻國資國企力量。
——節選自安徽日報3月5日報道《勇擔科技創新“排頭兵”重任》
讓更多科創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
2024年,省屬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同比增長19.5%,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,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位居全國第六、長三角第一。2024年,3家企業科技攻關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,中煤礦建集團已14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。
“支持企業聯合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投資機構組建高能級研發平臺,共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省屬企業原創技術攻關清單19個項目中17個具備產業化條件。”省國資委科技創新處處長馬潤華表示。海螺集團全球首套二氧化碳儲能示范系統成功并網,標志著二氧化碳儲能技術進入大規模商業應用階段;叉車集團重型電動工業車輛整機產品實現核心技術和產品國產化。
——節選自安徽日報3月5日報道《讓更多科創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》